拒绝“一刀切”,博物馆讲解工作会做得更好

2020-10-20 16:12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109

最近,辽宁省博物馆发出通知说,为了规范解释的顺序,确保展览和展品的解释不违反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损害公共利益,原则上不再允许公众解释。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必须事先申请,并在审查后作出解释。


此举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官方解释缺乏互动和个性,演讲内容太"路",有些人认为文物属于国家,为什么社会翻译不能谈?

1603181613504282.png


上述规定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在此之前,许多景点和博物馆出现过不同的评论员,甚至为了解释随意"讲笑话"的效果,还夹杂着大量未经核实的"秘密"、"传说"和"野生历史"。在此之前,北京和其他地方也发布了限制评论员内容的规定。有业内人士说,博物馆承担着公众教育的义务,"只注重精彩的语言,知识充满了漏洞,那是不值得损失的。


除了收集和保护文物,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外,博物馆的职能是对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解说是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回答游客的问题,提高参观效果,而且可以加深博物馆的内涵,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


近年来,随着文化文化的普及,"签约博物馆"已成为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一种新的休闲生活方式。要真正做到有趣地教和学,准确的解释应该成为博物馆解释的首要意义,这也是辽宁省博物馆高度重视解说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题是,所谓的公开解说活动真的有必要"一刀切"吗?目前,似乎老师带学生去博物馆上课,家长们告诉孩子们历史,在解释过程中解释了有争议的观点,似乎存在违反规则的嫌疑。


如果受众是小学生,讲解的内容可以注重学生思维的激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如果听众是专业的文化安全工作者,讲解员在讲解中就不能回避与专业学者的互动和交流,这就要求讲解员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避免照本宣科甚至一问三问由于游客的身份和文化水平不同,对讲解内容的需求自然也不同,但目前大多数景区和博物馆都无法兼顾所有游客的定制化,个性化需求。而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因人不讲解,‘说等于不说’,‘人工讲解和机器讲解没有区别’等情况较为普遍。


同时,解释的费用更高,这也是官方解释一再受到批评的原因之一。虽然大多数博物馆都实现了免费参观,但如果你需要人工解释或使用自助解释机,你仍然需要支付数十甚至数百元。因此,许多人质疑"一刀切"的做法是否是为了确保博物馆的解释收入。


虽然博物馆为社会解释留下了一个漏洞,但由于规则的限制,程序相对复杂,甚至申请程序也需要"由单位编写"--一定是许多人立即放弃了他们的想法。


博物馆是公众获取知识、欣赏艺术的公共空间,从博物馆新规则引起的热烈讨论中不难看出公众对公共文化资源和公共事务的热爱和关注,博物馆应积极规范秩序解释,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但一些决策应多听取公众的意见,更好地做好事。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国际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