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荣誉
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职称的若干意见》,扭转高校“唯帽子”倾向,提出不给人才贴上“永久品牌”标签,完善人才职称退出机制,培养和扶持并举各类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职称向学术性、荣誉性回归,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和同类人才创造力。
近年来,教育系统以实施人才计划为牵引,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推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人才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和改革措施的落实,“唯帽子”问题依然存在,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以克服。
正确理解人才职称的内涵,正确认识人才职称获得者的使命和责任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职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为目标,贯彻落实新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推动人才职称回归学术和声誉本质。
如果不给人才贴上“永久牌”的标签,首先要解决“怎么看”的问题。据教育部人事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人才称号是对人才期刊学术成就、贡献和影响力的充分肯定。它不是人才的“永久品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层次的标准。优胜者不享有学术特权。授予和使用人才称号的目的是赋予人才荣誉、使命和责任,树立人才成长标杆,激励和引导人才,强化人才使命。
为强化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的责任和使命,引导广大人才立足岗位、履行职责,《意见》还从加强岗位管理的角度对高校提出了要求:加强人才职称获得者的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中期绩效报告、任期考核制度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并提出要完善兼职和兼职薪酬管理制度要加强对人才“双聘”、“多用”情况的监管,完善人才职称退出机制,实现人才计划可进可出。
《意见》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角度,强调对各类人才要一视同仁。高层次人才不应等同于人才头衔的获得者。不能把人才职称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不能简单地以获得人才头衔的人数来衡量。
从高校人才头衔获得者的角度,强调教师是第一身份。要牢记为党和国家育人的使命,把落实德育这一根本任务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坚持自主创新、自力更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加强价值导向,坚持精神追求,勇于担当,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努力成为爱国主义模范,创新、求真、奉献、协调、教育。